从这件事上,就可以看出杨善对于英宗的感情和忠诚度。景泰元年(1450年)七月,景泰帝派杨善出使瓦剌,商议议和事宜,但是没有授予杨善诏书、也没有拨付金银财帛用于赎回太上皇英宗,其实就是略尽人事而已。但杨善出于回报英宗恩德赏识、以及借机一搏的的心思,在没有获得朝廷拨付钱物的情况下,自己变卖家产土地,准备了一批珍宝金帛,准备用于和瓦剌谈判时赎回英宗所用。

抵达瓦剌后,杨善先是辗转腾挪,将也先派来探听虚实的下属搪塞并忽悠过去,使得瓦剌人不能辨明大明虚实。也先听说后,第二天亲自接见杨善,准备从他口中获取明朝君臣到底如何对待迎回英宗之事的态度。在和也先的会面中,杨善发挥了无与伦比的辩才,向也先辩解当年因入贡互市产生龃龉的明朝贺瓦剌关系的原因,把责任都推给王振和瓦剌一方的下级官吏,请求消除各自芥蒂,重新互市。

并在不经意间奉承夸奖了也先,称赞瓦剌贵族善待英宗是仁德之心、顺应天道,言称归国后将把也先等人的事迹告诉史官、写入史书、代代传颂。并肉麻地吹捧也先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,中原自古以来都没有能够与之相比的人。只把瓦剌诸首领捧得飘飘然如成仙一般,稀里糊涂就答应了杨善将英宗返还明朝,两国达成和议的请求。八月初二,已经“北迤”一年的英宗终于获得自由,被也先放归返回。

杨善侍候着英宗一路兼程,八月十四抵达居庸关,回到大明国土。景泰元年(1450年)八月十五中秋节,土木堡之变周年,英宗和杨善一行从安定门入城,返回了阔别一年的京师。景泰帝弄巧成拙,没想到杨善居然真的把太上皇迎回来了,心中着实不爽,但是在表面上又不能表现出来,只能捏着鼻子忍了,并亲自在皇宫东安门外迎接哥哥的回归。

据《明史纪事本末》记载,英宗和景泰帝见面时情景感人,兄弟间热泪盈眶,嘘寒问暖,互致问候,一派兄友弟恭场面。实际上兄弟俩内心中是个什么感受,那就不知道了。杨善依靠过人的辩才和出色的头脑,用一己之力将陷入敌营的英宗解救回来,确实立下大功,朝臣们都称赞其劳苦功高,将他和保卫国家的大功臣于谦相提并论,号称“论社稷功则于谦为首,论归太上皇功则杨善为最。

”杨善自己也认为将要获得朝廷厚赏,加官晋爵。但是景泰帝对于杨善的“功劳”却怎么也欣赏不来、甚至暗地里怨恨他多此一举,简直是给自己找不痛快。于是在不得不加赏杨善“迎回太上皇之功”时,只是随意地将杨善官升一级,进位左都御史而已,其他财物赏赐就免了。后来在大臣们的坚持下,景泰帝才勉强于景泰二年(1451年)加授杨善太子太保,以为酬庸。

 4/5   首页 上一页 2 3 4 5 下一页 尾页

文章TAG:获怡亚通  思亲  代理商  青睐  代理  思亲肤如何代理  这个80后代理商获怡亚通青睐  
下一篇